数据库技术
第一页 1 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创建自增ID用户表

[不指定 2023/09/01 16:49 | by 刘新修 ]
SQL代码
  1. CREATE DATABASE example;  
  2.   
  3. USE example;  
  4.   
  5. CREATE TABLE users (  
  6.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7.   name VARCHAR(45) NOT NULL,  
  8.   age INT(11) NOT NULL,  
  9.   PRIMARY KEY (id)  
  10. );  
SQL代码
  1. insert into mysql.user(Host,User,Password) values ("%","admin",password("cnmo"));  
  2.   
  3. CREATE USER 'admin'@'localhost' IDENTIFIED BY 'cnmo';  
  4. GRANT privileges ON *.* TO 'admin'@'localhost';  
  5.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admin'@'localhost' identified by 'cnmo';  
  6. FLUSH PRIVILEGES;  

 更新用户密码

SQL代码
  1. use mysql # 连接权限数据库  
  2.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521'where user='root' and host='localhost'; # 改密码  
  3. flush privileges; # 刷新权限  

 

 MYSQL5.5支持utf8mb4,MYSQL5.1并不支持“utf8mb4”。

当连接数据库时 , 如果指定了utf8mb4 , 那么会出现的错误代码为:

Error 1115: Unknown character set: 'utf8mb4'

会出现utf8mb4不兼容的情况。

 

所以如果想使用utf8mb4存储表情emoji字符 , 请尽快升级

Tags:

 注:近日曝出大规模利用 Redis 漏洞进行入侵的事件,会给用户的 Redis 运行环境以及 Linux 主机造成安全风险。若用户的Linux服务器中安装了Redis并对公网开放了Redis端口,则可能导致Redis数据丢失,服务器则存在被植入公钥用于SSH远程登录的风险。

关于Redis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 redis的出现,很大程度补偿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 分场合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提供了Python,Ruby,Erlang,PHP客户端,使用很方便。

容易遭受入侵的环境

用户自建的运行了 Redis 服务的 Linux 主机,依root身份运行Redis服务,并在公网上开放了 6379 的 Redis 端口。

入侵现象

1)Redis 可能被执行过 flushall 命令

2)Redis 内建了名为 crackit 的 key

3)Redis 的 dir 参数指向了 /root/.ssh

4)/root/.ssh/authorized_keys 被覆盖或者包含 Redis 相关的内容

修复办法

5)以非 root 权限启动 Redis

6)增加 Redis 密码验证

7)禁止公网开放 Redis 端口, 例如可以在青云防火墙上禁用 6379 Redis 的端口

8)检查 authorized_keys 是否非法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漏洞概要

Redis 默认情况下,会绑定在 0.0.0.0:6379,这样将会将Redis服务暴露到公网上,如果在没有开启认证的情况下,可以导致任意用户在可以访问目标服务器的情况下未授权访问Redis以及读取Redis的数据。攻击者在未授权访问Redis的情况下可以利用Redis的相关方法,可以成功将自己的公钥写入目标服务器的 /root/.ssh 文件夹的authotrized_keys 文件中,进而可以直接登录目标服务器。

漏洞描述

Redis 安全模型的观念是: “请不要将Redis暴露在公开网络中, 因为让不受信任的客户接触到Redis是非常危险的” 。

Redis 作者之所以放弃解决未授权访问导致的不安全性是因为, 99.99%使用Redis的场景都是在沙盒化的环境中, 为了0.01%的可能性增加安全规则的同时也增加了复杂性, 虽然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但是这在他的设计哲学中仍是不划算的。

因为其他受信任用户需要使用Redis或者因为运维人员的疏忽等原因,部分Redis 绑定在0.0.0.0:6379,并且没有开启认证(这是Redis的默认配置),如果没有进行采用相关的策略,比如添加防火墙规则避免其他非信任来源ip访问等,将会导致Redis服务直接暴露在公网上,导致其他用户可以直接在非授权情况下直接访问Redis服务并进行相关操作。

利用Redis自身的相关方法,可以进行写文件操作,攻击者可以成功将自己的公钥写入目标服务器的 /root/.ssh 文件夹的authotrized_keys 文件中,进而可以直接登录目标服务器。

漏洞影响

Redis 暴露在公网(即绑定在0.0.0.0:6379,目标IP公网可访问),并且没有开启相关认证和添加相关安全策略情况下可受影响而导致被利用。

通过ZoomEye 的搜索结果显示,有97700在公网可以直接访问的Redis服务。

http://at.liuxinxiu.com/2017/05/image/a1.jpg

根据 ZoomEye 最新于2015年11月12日0点探测结果显示:

总的存在无验证可直接利用 Redis 服务的目标全球有49099,其中中国有16477。其中被明着写入crackit的,也就是已经被黑的比例分别是全球65%(3.1万),中国67.5%(1.1万)。

1.1.    漏洞分析与利用

首先在本地生产公私钥文件:


C#代码
  1. ? 1 $ssh-keygen –t rsa  

http://at.liuxinxiu.com/2017/05/image/a2.jpg

然后将公钥写入foo.txt文件

C#代码
  1. ? 1 $ (echo -e "\n\n"; cat id_rsa.pub; echo -e "\n\n") > foo.txt  

再连接Redis写入文件

http://at.liuxinxiu.com/2017/05/image/a3.jpg

这样就可以成功的将自己的公钥写入/root/.ssh文件夹的authotrized_keys文件里,然后攻击者直接执行:

C#代码
  1. ? 1 $ ssh –i  id_rsa root@192.168.1.11  

即可远程利用自己的私钥登录该服务器。

当然,写入的目录不限于/root/.ssh 下的authorized_keys,也可以写入用户目录,不过Redis很多以root权限运行,所以写入root目录下,可以跳过猜用户的步骤。

Redis 未授权的其他危害与利用

数据库数据泄露

Redis 作为数据库,保存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如果存在未授权访问的情况,将会导致数据的泄露,其中包含保存的用户信息等

http://at.liuxinxiu.com/2017/05/image/a4.jpg

代码执行

Redis可以嵌套Lua脚本的特性将会导致代码执行, 危害同其他服务器端的代码执行, 样例如下

http://at.liuxinxiu.com/2017/05/image/a5.jpg

一旦攻击者能够在服务器端执行任意代码, 攻击方式将会变得多且复杂, 这是非常危险的.

通过Lua代码攻击者可以调用 redis.sha1hex() 函数,恶意利用 Redis 服务器进行 SHA-1 的破解。

敏感信息泄露

通过 Redis 的 INFO 命令, 可以查看服务器相关的参数和敏感信息, 为攻击者的后续渗透做铺垫

http://at.liuxinxiu.com/2017/05/image/a6.jpg

可以看到泄露了很多 Redis 服务器的信息, 有当前 Redis 版本, 内存运行状态, 服务端个数等等敏感信息。

全球无验证可直接利用 Redis 分布情况

http://at.liuxinxiu.com/2017/05/image/a7.jpg

http://at.liuxinxiu.com/2017/05/image/a8.jpg

Linux-以指定用户运行redis

[不指定 2017/05/11 10:25 | by 刘新修 ]

redis中无配置启动用户信息,需要添加redis用户,后以其启动(1):

useradd -s /bash/false -M redis  sudo -u redis /xxx/redis-server /xxx/etc/redis.conf >/dev/null 2>&1 &

linux指定某非root用户执行开机启动项的方法(2)

Linux下指定sun用户在linux开机时执行/home/sun/startrun.sh为例:

   以root登录linux

   执行vi /etc/rc.d/rc.local

   在文档末尾添加一行语句:su sun -c "/home/sun/startrun.sh"

   保存rc.local即可。

 mysql出现ERROR : (2006, '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 的问题意思就是指client和MySQL server之间的链接断开了。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般是sql操作的时间过长,或者是传送的数据太大(例如使用insert ... values的语句过长,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修改max_allowed_packed的配置参数来避免,也可以在程序中将数据分批插入)。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总结下网上的分析:

原因一. MySQL 服务宕了

判断是否属于这个原因的方法很简单,进入mysql控制台,查看mysql的运行时长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uptim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Uptime        | 3414707 |
+---------------+---------+

1 row in set或者查看MySQL的报错日志,看看有没有重启的信息

如果uptime数值很大,表明mysql服务运行了很久了。说明最近服务没有重启过。
如果日志没有相关信息,也表名mysql服务最近没有重启过,可以继续检查下面几项内容。

原因二. mysql连接超时

即某个mysql长连接很久没有新的请求发起,达到了server端的timeout,被server强行关闭。
此后再通过这个connection发起查询的时候,就会报错server has gone away
(大部分PHP脚本就是属于此类)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timeout';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connect_timeout            | 10       |
| delayed_insert_timeout     | 300      |
|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50       |
| innodb_rollback_on_timeout | OFF      |
| interactive_timeout        | 28800    |
| lock_wait_timeout          | 31536000 |
| net_read_timeout           | 30       |
| net_write_timeout          | 60       |
| slave_net_timeout          | 3600     |
| wait_timeout               | 28800    |
+----------------------------+----------+
10 rows in set

wait_timeout 是28800秒,即mysql链接在无操作28800秒后被自动关闭

原因三. mysql请求链接进程被主动kill

这种情况和原因二相似,只是一个是人为一个是MYSQL自己的动作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om_kill';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Com_kill      | 21    |
+---------------+-------+
1 row in set原因四. Your SQL statement was too large.

当查询的结果集超过 max_allowed_packet 也会出现这样的报错。定位方法是打出相关报错的语句。

用select * into outfile 的方式导出到文件,查看文件大小是否超过 max_allowed_packet ,如果超过则需要调整参数,或者优化语句。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max_allowed_packet';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max_allowed_packet | 1048576 |
+--------------------+---------+
1 row in set (0.00 sec)

修改参数:

mysql> set global max_allowed_packet=1024*1024*16;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max_allowed_packet';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max_allowed_packet | 16777216 |
+--------------------+----------+
1 row in set (0.00 sec)

以下是补充:

应用程序(比如PHP)长时间的执行批量的MYSQL语句。执行一个SQL,但SQL语句过大或者语句中含有BLOB或者longblob字段。比如,图片数据的处理。都容易引起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 

今天遇到类似的情景,MySQL只是冷冷的说: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 

大概浏览了一下,主要可能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一种可能是发送的SQL语句太长,以致超过了max_allowed_packet的大小,如果是这种原因,你只要修改my.cnf,加大max_allowed_packet的值即可。 



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超时,比如说程序中获取数据库连接时采用了Singleton的做法,虽然多次连接数据库,但其实使用的都是同一个连接,而且程序中某两次操作数据库的间隔时间超过了wait_timeout(SHOW STATUS能看到此设置),那么就可能出现问题。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把wait_timeout改大,当然你也可以在程序里时不时顺手mysql_ping()一下,这样MySQL就知道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解决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 

1、应用程序(比如PHP)长时间的执行批量的MYSQL语句。最常见的就是采集或者新旧数据转化。 
解决方案: 
在my.cnf文件中添加或者修改以下两个变量: 
wait_timeout=2880000 
interactive_timeout = 2880000 
关于两个变量的具体说明可以google或者看官方手册。如果不能修改my.cnf,则可以在连接数据库的时候设置CLIENT_INTERACTIVE,比如: 
sql = "set interactive_timeout=24*3600"; 
mysql_real_query(...) 


2、执行一个SQL,但SQL语句过大或者语句中含有BLOB或者longblob字段。比如,图片数据的处理 
解决方案: 
在my.cnf文件中添加或者修改以下变量: 
max_allowed_packet = 10M(也可以设置自己需要的大小) 
max_allowed_packet 参数的作用是,用来控制其通信缓冲区的最大长度。 


最近做网站有一个站要用到WEB网页采集器功能,当一个PHP脚本在请求URL的时候,可能这个被请求的网页非常慢慢,超过了mysql的 wait-timeout时间,然后当网页内容被抓回来后,准备插入到MySQL的时候,发现MySQL的连接超时关闭了,于是就出现了“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这样的错误提示,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经验有以下两点,或许对大家有用处: 
第 一种方法: 
当然是增加你的 wait-timeout值,这个参数是在my.cnf(在Windows下台下面是my.ini)中设置,我的数据库负荷稍微大一点,所以,我设置的值 为10,(这个值的单位是秒,意思是当一个数据库连接在10秒钟内没有任何操作的话,就会强行关闭,我使用的不是永久链接 (mysql_pconnect),用的是mysql_connect,关于这个wait-timeout的效果你可以在MySQL的进程列表中看到 (show processlist) ),你可以把这个wait-timeout设置成更大,比如300秒,呵呵,一般来讲300秒足够用了,其实你也可以不用设置,MySQL默认是8个小 时。情况由你的服务器和站点来定。 
第二种方法: 
这也是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即检查 MySQL的链接状态,使其重新链接。 
可能大家都知道有mysql_ping这么一个函数,在很多资料中都说这个mysql_ping的 API会检查数据库是否链接,如果是断开的话会尝试重新连接,但在我的测试过程中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是有条件的,必须要通过 mysql_options这个C API传递相关参数,让MYSQL有断开自动链接的选项(MySQL默认为不自动连接),但我测试中发现PHP的MySQL的API中并不带这个函数,你重新编辑MySQL吧,呵呵。但mysql_ping这个函数还是终于能用得上的,只是要在其中有一个小小的操作技巧: 
这是我的的数据库操 作类中间的一个函数 

mysql 常用SQL汇总

[不指定 2016/09/07 15:17 | by 刘新修 ]
SQL代码
  1. 1.用管理员登陆  
  2. mysql -u root -p;   
  3.   
  4. 2.创建数据库  
  5. create database nodeDB;  
  6.   
  7. 3.删除数据库  
  8. drop database nodeDB;  
  9.   
  10. 4.查看数据库  
  11. show databases;  
  12.   
  13. 5.选择目标库  
  14. use nodeDB;  
  15.   
  16. 6.查看目标表所有字段  
  17. select * from user;  
  18.   
  19. 7.创建用户  
  20. //user01只能本地访问  
  21. CREATE USER user01@'localhost' IDENTIFIED BY 'user01';  
  22.   
  23. //user02可以远程访问  
  24. CREATE USER user02@'%' IDENTIFIED BY 'password1';  
  25.   
  26. 8.修改user01密码  
  27. SET PASSWORD FOR 'user01'@'localhost'=PASSWORD('password2');  
  28.   
  29. 9.授权  
  30. //user01管理db01全部权限  
  31.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nodeDB.* TO user01;  
  32.   
  33. //user02查看权限,并修改密码  
  34. GRANT SELECT  ON *.* TO 'user02'@'%' IDENTIFIED by 'password2';  
  35.   
  36. 10. 刷新数据库  
  37. flush privileges;  

创建测试表:

SQL代码
  1. //判断有库就删除  
  2.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school;  
  3. create database school;  
  4. use school;  
  5. create table teacher(  
  6.     id int(3) auto_increment not null primary key,  
  7.     name char(10) not null,  
  8.     address varchar(50) default '深圳',  
  9.     year date  
  10. );  
  11.   
  12. //以下为插入字段  
  13.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null,'allen','大连一中','1976-10-10');  
  14.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null,'jack','黄冈中学','1975-12-23');  
  15.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null,'jesse','北京四中','1980-6-23');  
  16.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null,'tony','衡水中学','1982-2-12');  
Tags: ,

MySQL性能调优my.cnf详解

[不指定 2016/03/08 12:49 | by 刘新修 ]

提供一个MySQL 5.6版本适合在1GB内存VPS上的my.cnf配置文件(点击这里下载文件):

C#代码
  1. [client]    
  2. port = 3306    
  3. socket = /tmp/mysql.sock    
  4.     
  5. [mysqld]    
  6. port = 3306    
  7. socket = /tmp/mysql.sock    
  8.     
  9. basedir = /usr/local/mysql    
  10. datadir = /data/mysql    
  11. pid-file = /data/mysql/mysql.pid    
  12. user = mysql    
  13. bind-address = 0.0.0.0    
  14. server-id = 1 #表示是本机的序号为1,一般来讲就是master的意思    
  15.     
  16. skip-name-resolve    
  17. #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间。但需要注意,如果开启该选项,    
  18. # 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    
  19.   
  20. #skip-networking    
  21.     
  22. back_log = 600    
  23. # MySQL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    
  24. # 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    
  25. # 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也就是说,如果MySQL的连接数据达到max_connections时,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    
  26. # 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    
  27. # 另外,这值(back_log)限于您的操作系统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    
  28. # 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可以检查你的OS文档找出这个变量的最大值),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29.     
  30. max_connections = 1000    
  31. # MySQL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连接请求量比较大,建议调高此值,以增加并行连接数量,当然这建立在机器能支撑的情况下,因为如果连接数越多,介于MySQL会为每个连接提供连接缓冲区,就会开销越多的内存,所以要适当调整该值,不能盲目提高设值。可以过'conn%'通配符查看当前状态的连接数量,以定夺该值的大小。    
  32.     
  33.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34. # 对于同一主机,如果有超出该参数值个数的中断错误连接,则该主机将被禁止连接。如需对该主机进行解禁,执行:FLUSH HOST。    
  35.     
  36. open_files_limit = 65535    
  37. # MySQL打开的文件描述符限制,默认最小1024;当open_files_limit没有被配置的时候,比较max_connections*5和ulimit -n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38. # 当open_file_limit被配置的时候,比较open_files_limit和max_connections*5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39.     
  40. table_open_cache = 128    
  41. # MySQL每打开一个表,都会读入一些数据到table_open_cache缓存中,当MySQL在这个缓存中找不到相应信息时,才会去磁盘上读取。默认值64    
  42. # 假定系统有200个并发连接,则需将此参数设置为200*N(N为每个连接所需的文件描述符数目);    
  43. # 当把table_open_cache设置为很大时,如果系统处理不了那么多文件描述符,那么就会出现客户端失效,连接不上    
  44.     
  45. max_allowed_packet = 4M    
  46. # 接受的数据包大小;增加该变量的值十分安全,这是因为仅当需要时才会分配额外内存。例如,仅当你发出长查询或MySQLd必须返回大的结果行时MySQLd才会分配更多内存。    
  47. # 该变量之所以取较小默认值是一种预防措施,以捕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错误信息包,并确保不会因偶然使用大的信息包而导致内存溢出。    
  48.     
  49. binlog_cache_size = 1M    
  50. # 一个事务,在没有提交的时候,产生的日志,记录到Cache中;等到事务提交需要提交的时候,则把日志持久化到磁盘。默认binlog_cache_size大小32K    
  51.     
  52. max_heap_table_size = 8M    
  53. # 定义了用户可以创建的内存表(memory table)的大小。这个值用来计算内存表的最大行数值。这个变量支持动态改变    
  54.     
  55. tmp_table_size = 16M    
  56. # MySQL的heap(堆积)表缓冲大小。所有联合在一个DML指令内完成,并且大多数联合甚至可以不用临时表即可以完成。    
  57. # 大多数临时表是基于内存的(HEAP)表。具有大的记录长度的临时表 (所有列的长度的和)或包含BLOB列的表存储在硬盘上。    
  58. # 如果某个内部heap(堆积)表大小超过tmp_table_size,MySQL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将内存中的heap表改为基于硬盘的MyISAM表。还可以通过设置tmp_table_size选项来增加临时表的大小。也就是说,如果调高该值,MySQL同时将增加heap表的大小,可达到提高联接查询速度的效果    
  59.     
  60. read_buffer_size = 2M    
  61. # 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的大小。    
  62. # 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并且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得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63.     
  64. read_rnd_buffer_size = 8M    
  65. # MySQL的随机读缓冲区大小。当按任意顺序读取行时(例如,按照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缓存区。进行排序查询时,    
  66. # 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发放该缓冲空间,所以应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    
  67.     
  68. sort_buffer_size = 8M    
  69. # MySQL执行排序使用的缓冲大小。如果想要增加ORDER BY的速度,首先看是否可以让MySQL使用索引而不是额外的排序阶段。    
  70. # 如果不能,可以尝试增加sort_buffer_size变量的大小    
  71.     
  72. join_buffer_size = 8M    
  73. # 联合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连接独享    
  74.     
  75. thread_cache_size = 8    
  76. # 这个值(默认8)表示可以重新利用保存在缓存中线程的数量,当断开连接时如果缓存中还有空间,那么客户端的线程将被放到缓存中,    
  77. # 如果线程重新被请求,那么请求将从缓存中读取,如果缓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请求,那么这个线程将被重新创建,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    
  78. # 增加这个值可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比较Connections和Threads_created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表示要调整的值)    
  79. # 根据物理内存设置规则如下:    
  80. # 1G  —> 8    
  81. # 2G  —> 16    
  82. # 3G  —> 32    
  83. # 大于3G  —> 64    
  84.     
  85. query_cache_size = 8M    
  86. #MySQL的查询缓冲大小(从4.0.1开始,MySQL提供了查询缓冲机制)使用查询缓冲,MySQL将SELECT语句和查询结果存放在缓冲区中,    
  87. # 今后对于同样的SELECT语句(区分大小写),将直接从缓冲区中读取结果。根据MySQL用户手册,使用查询缓冲最多可以达到238%的效率。    
  88. # 通过检查状态值'Qcache_%',可以知道query_cache_size设置是否合理: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经常出现缓冲不够的情况,    
  89. # 如果Qcache_hits的值也非常大,则表明查询缓冲使用非常频繁,此时需要增加缓冲大小;如果Qcache_hits的值不大,则表明你的查询重复率很低,    
  90. # 这种情况下使用查询缓冲反而会影响效率,那么可以考虑不用查询缓冲。此外,在SELECT语句中加入SQL_NO_CACHE可以明确表示不使用查询缓冲    
  91.     
  92. query_cache_limit = 2M    
  93. #指定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默认1M    
  94.     
  95. key_buffer_size = 4M    
  96. #指定用于索引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    
  97. # 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该参数可设置为384M或512M。通过检查状态值Key_read_requests和Key_reads,    
  98. # 可以知道key_buffer_size设置是否合理。比例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应该尽可能的低,    
  99. # 至少是1:100,1:1000更好(上述状态值可以使用SHOW STATUS LIKE 'key_read%'获得)。注意:该参数值设置的过大反而会是服务器整体效率降低    
  100.     
  101. ft_min_word_len = 4    
  102. # 分词词汇最小长度,默认4    
  103.     
  104.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105. # MySQL支持4种事务隔离级别,他们分别是:    
  106. # 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107. # 如没有指定,MySQL默认采用的是REPEATABLE-READ,ORACLE默认的是READ-COMMITTED    
  108.     
  109. log_bin = mysql-bin    
  110. binlog_format = mixed    
  111. expire_logs_days = 30 #超过30天的binlog删除    
  112.     
  113. log_error = /data/mysql/mysql-error.log #错误日志路径    
  114. slow_query_log = 1    
  115. long_query_time = 1 #慢查询时间 超过1秒则为慢查询    
  116. slow_query_log_file = /data/mysql/mysql-slow.log    
  117.     
  118. performance_schema = 0    
  119.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120.   
  121.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1 #不区分大小写    
  122.     
  123. skip-external-locking #MySQL选项以避免外部锁定。该选项默认开启    
  124.     
  125. default-storage-engine = InnoDB #默认存储引擎    
  126.     
  127. innodb_file_per_table = 1    
  128. # InnoDB为独立表空间模式,每个数据库的每个表都会生成一个数据空间    
  129. # 独立表空间优点:    
  130. # 1.每个表都有自已独立的表空间。    
  131. # 2.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会存在自已的表空间中。    
  132. # 3.可以实现单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移动。    
  133. # 4.空间可以回收(除drop table操作处,表空不能自已回收)    
  134. # 缺点:    
  135. # 单表增加过大,如超过100G    
  136. # 结论:    
  137. # 共享表空间在Insert操作上少有优势。其它都没独立表空间表现好。当启用独立表空间时,请合理调整:innodb_open_files    
  138.     
  139. innodb_open_files = 500    
  140. # 限制Innodb能打开的表的数据,如果库里的表特别多的情况,请增加这个。这个值默认是300    
  141.     
  142.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64M    
  143. # 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池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 不像MyISAM.    
  144. # 这里你设置越大,你在存取表里面数据时所需要的磁盘I/O越少.    
  145. # 在一个独立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你可以设置这个变量到服务器物理内存大小的80%    
  146. # 不要设置过大,否则,由于物理内存的竞争可能导致操作系统的换页颠簸.    
  147. # 注意在32位系统上你每个进程可能被限制在 2-3.5G 用户层面内存限制,    
  148. # 所以不要设置的太高.    
  149.     
  150. innodb_write_io_threads = 4    
  151. innodb_read_io_threads = 4    
  152. # innodb使用后台线程处理数据页上的读写 I/O(输入输出)请求,根据你的 CPU 核数来更改,默认是4    
  153. # 注:这两个参数不支持动态改变,需要把该参数加入到my.cnf里,修改完后重启MySQL服务,允许值的范围从 1-64    
  154.     
  155.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0    
  156. # 默认设置为 0,表示不限制并发数,这里推荐设置为0,更好去发挥CPU多核处理能力,提高并发量    
  157.     
  158. innodb_purge_threads = 1    
  159. # InnoDB中的清除操作是一类定期回收无用数据的操作。在之前的几个版本中,清除操作是主线程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运行时它可能会堵塞其它的数据库操作。    
  160. # 从MySQL5.5.X版本开始,该操作运行于独立的线程中,并支持更多的并发数。用户可通过设置innodb_purge_threads配置参数来选择清除操作是否使用单    
  161. # 独线程,默认情况下参数设置为0(不使用单独线程),设置为 1 时表示使用单独的清除线程。建议为1    
  162.     
  163.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164. # 0:如果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值为0,log buffer每秒就会被刷写日志文件到磁盘,提交事务的时候不做任何操作(执行是由mysql的master thread线程来执行的。    
  165. # 主线程中每秒会将重做日志缓冲写入磁盘的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中。不论事务是否已经提交)默认的日志文件是ib_logfile0,ib_logfile1    
  166. # 1:当设为默认值1的时候,每次提交事务的时候,都会将log buffer刷写到日志。    
  167. # 2:如果设为2,每次提交事务都会写日志,但并不会执行刷的操作。每秒定时会刷到日志文件。要注意的是,并不能保证100%每秒一定都会刷到磁盘,这要取决于进程的调度。    
  168. # 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将数据写入事务日志,而这里的写入仅是调用了文件系统的写入操作,而文件系统是有 缓存的,所以这个写入并不能保证数据已经写入到物理磁盘    
  169. # 默认值1是为了保证完整的ACID。当然,你可以将这个配置项设为1以外的值来换取更高的性能,但是在系统崩溃的时候,你将会丢失1秒的数据。    
  170. # 设为0的话,mysqld进程崩溃的时候,就会丢失最后1秒的事务。设为2,只有在操作系统崩溃或者断电的时候才会丢失最后1秒的数据。InnoDB在做恢复的时候会忽略这个值。    
  171. # 总结    
  172. # 设为1当然是最安全的,但性能页是最差的(相对其他两个参数而言,但不是不能接受)。如果对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不高,完全可以设为2,如果只最求性能,例如高并发写的日志服务器,设为0来获得更高性能    
  173.     
  174.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2M    
  175. # 此参数确定些日志文件所用的内存大小,以M为单位。缓冲区更大能提高性能,但意外的故障将会丢失数据。MySQL开发人员建议设置为1-8M之间    
  176.     
  177. innodb_log_file_size = 32M    
  178. # 此参数确定数据日志文件的大小,更大的设置可以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恢复故障数据库所需的时间    
  179.     
  180.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181. # 为提高性能,MySQL可以以循环方式将日志文件写到多个文件。推荐设置为3    
  182.     
  183.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184. # innodb主线程刷新缓存池中的数据,使脏数据比例小于90%    
  185.     
  186.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187. # InnoDB事务在被回滚之前可以等待一个锁定的超时秒数。InnoDB在它自己的锁定表中自动检测事务死锁并且回滚事务。InnoDB用LOCK TABLES语句注意到锁定设置。默认值是50秒    
  188.     
  189.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8M    
  190. # 批量插入缓存大小, 这个参数是针对MyISAM存储引擎来说的。适用于在一次性插入100-1000+条记录时, 提高效率。默认值是8M。可以针对数据量的大小,翻倍增加。    
  191.     
  192.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8M    
  193. # MyISAM设置恢复表之时使用的缓冲区的尺寸,当在REPAIR TABLE或用CREATE INDEX创建索引或ALTER TABLE过程中排序 MyISAM索引分配的缓冲区    
  194.     
  195.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196. # 如果临时文件会变得超过索引,不要使用快速排序索引方法来创建一个索引。注释:这个参数以字节的形式给出    
  197.     
  198.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199. # 如果该值大于1,在Repair by sorting过程中并行创建MyISAM表索引(每个索引在自己的线程内)      
  200.     
  201. interactive_timeout = 28800    
  202. # 服务器关闭交互式连接前等待活动的秒数。交互式客户端定义为在mysql_real_connect()中使用CLIENT_INTERACTIVE选项的客户端。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203.     
  204. wait_timeout = 28800    
  205. # 服务器关闭非交互连接之前等待活动的秒数。在线程启动时,根据全局wait_timeout值或全局interactive_timeout值初始化会话wait_timeout值,    
  206. # 取决于客户端类型(由mysql_real_connect()的连接选项CLIENT_INTERACTIVE定义)。参数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207. # MySQL服务器所支持的最大连接数是有上限的,因为每个连接的建立都会消耗内存,因此我们希望客户端在连接到MySQL Server处理完相应的操作后,    
  208. # 应该断开连接并释放占用的内存。如果你的MySQL Server有大量的闲置连接,他们不仅会白白消耗内存,而且如果连接一直在累加而不断开,    
  209. # 最终肯定会达到MySQL Server的连接上限数,这会报'too many connections'的错误。对于wait_timeout的值设定,应该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来判断。    
  210. # 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show processlist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连接状态,如果发现有大量的sleep状态的连接进程,则说明该参数设置的过大,    
  211. # 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小些。要同时设置interactive_timeout和wait_timeout才会生效。    
  212.     
  213. [mysqldump]    
  214. quick    
  215. max_allowed_packet = 16M #服务器发送和接受的最大包长度    
  216.     
  217. [myisamchk]    
  218. key_buffer_size = 8M    
  219. sort_buffer_size = 8M    
  220. read_buffer = 4M    
  221. write_buffer = 4M    

mysql没有直接提供切割的函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SUBSTRING_INDEX来实现.
如 原始字符串:  aa.bb.cc.dd
SELECT SUBSTRING_INDEX(SUBSTRING_INDEX('aa.bb.cc.dd', '.', 1), '.', -1);  得到aa
SELECT SUBSTRING_INDEX(SUBSTRING_INDEX('aa.bb.cc.dd', '.', 2), '.', -1);  得到bb
SELECT SUBSTRING_INDEX(SUBSTRING_INDEX('aa.bb.cc.dd', '.', 3), '.', -1);  得到cc
SELECT SUBSTRING_INDEX(SUBSTRING_INDEX('aa.bb.cc.dd', '.', 4), '.', -1);  得到dd
看出规律来了吧.

Mysql更改用户密码

[不指定 2014/03/13 15:08 | by 刘新修 ]

10,启动mysql服务

[root@localhost mysql-5.5.33]# /etc/init.d/mysqld start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999999'

11,启动完成之后用ps -ef |grep mysql 命令查看是否启动

12,/usr/local/mysql/bin/mysql -u root -p

通过命令行登录管理MySQL服务器 初始密码为空

13,修改root密码

mysql>;use mysql;

mysql>;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999999") where user='root';

mysql>; update user set host="%" where user="root" and host="localhost";

mysql>; FLUSH PRIVILEGES;

mysql>; flush privileges;

×××××××××××××××××××××××××××××××××××××××××××××××××××

删除host不是:%/127.0.0.1/localhost 的记录,删除用户字段为空的记录

delete from user where host !='%' and host !='127.0.0.1' and host !='localhost';

delete from user where user='';

delete from user where title like '%cheng人网%';

&&&&&&&&&&&&&&&&&&&&&&&&&&&&&&&&&&&&&&&&&&&&&&&&&&&&&&&&&&&

设置软链接方便执行mysql短标签命令【mysql -u root -p】

ln -sf /usr/local/mysql/bin/mysql /sbin/mysql

ln -sf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sbin/mysqladmin

ln -sf /usr/local/mysql/bin/mysqldump /sbin/mysqldump

&&&&&&&&&&&&&&&&&&&&&&&&&&&&&&&&&&&&&&&&&&&&&&&&&&&&&&&&&&&&&

注册Apache为Service

cp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etc/init.d/httpd

&&&&&&&&&&&&&&&&&&&&&&&&&&&&&&&&&&&&&&&&&

就可以使用:

service httpd start

service httpd restart

service httpd stop

&&&&&&&&&&&&&&&&&&&&&&&&&&&&&&&&&&&&&&&&&&&

在末尾增加以下内容,自动启动服务:

vi /etc/rc.local

&&&&&&&&&&&&&&&&&&&&&&&&&&&&&&&&&&&&&&&&&&&&&

ulimit -SHn 65535

/etc/init.d/mysqld start

/etc/init.d/httpd start

 
第一页 1 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